安科瑞 師晴晴
摘要:
餐飲業油煙是大氣中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PM10的主要來源之一。近年來隨著環保治理的加強,省市區不斷強化餐飲經營商全覆蓋安裝油煙凈化器工作,但在監管上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漏洞。安科瑞餐飲油煙監測平臺通過采集餐飲油煙處理設備運行狀態和油煙排放的濃度數據,自動對超標排放及異常企業進行提示預警,監管部門可迅速進處理,督促餐飲企業整改設備,并定期清洗、維護,實現減排環保,不擾民等目的,從傳統人防轉變為技防,很大降低人力成本,方便督查部門統一管控數據。
一、引言:
餐飲業油煙是大氣中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PM10的主要來源。近年來隨著環保治理的加強,各級不斷強化餐飲經營商全覆蓋安裝油煙凈化器工作,但在監管上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漏洞。
(1)主動環保意識差:多數中小型餐飲業主對合法經營了解的并不清楚,忽視了環評審批,導致廚房油煙凈化設施安裝無規范要求;
(2)因油煙凈化設施功率大小直接影響購置安裝成本和油煙凈化效果,盡管安裝了凈化設備,凈化效果不好的油煙擾民投訴問題也時有發生;
(3)商家自律監管難:在檢查過程中,餐飲業主雖安裝了油煙凈化設備,但沒有做到自覺維護使用,定期清洗效果不明顯;
(4)監察難度大:餐飲企業數量巨大,靠人力監管無法實現全覆蓋,有些監測項目需要檢測公司和設備多次采樣,較長時間的分析,監察成本高、難度大。
為了彌補現存餐飲行業在煙油監測上的漏洞,同時便利監管部門的監察,安科瑞油煙監測云平臺應運而生。油煙監測模塊通過2G、4G與云端平臺進行通信和數據交互,系統能夠對企業餐飲設備的開機狀態、運行狀態進行監控;實現開機率監測,凈化效率監測,設施停運告警,待清洗告警,異常告警等功能;對采集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排名等統計功能;較之傳統的靜電監測方案,更具**性和實效性。
二、系統概述
油煙監測云平臺分為多個子系統:
1、 云端數據服務子系統
(1) 短信發送服務:為短信方式的報警提醒提供服務;
(2) 采集所有接入點的數據:接收并解析節點的實時數據;
2、 B/S云平臺
(1) 實時監控:可以實時監控各探測點的運行情況和各項信息,系統的響應時間 <=2min;
(2) 隱患巡查:由管理者對隱患進行隱患處理工單派發;
(3) 隱患處理:對隱患問題進行處理或二次派發,形成閉環;
(4) 隱患記錄:對隱患進行記錄,便于查詢統計
(5) 統計分析:通過云端各企業的運行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形成多種圖形及報表;
(6) 基礎數據維護:設置用戶權限、完善項目、設備信息、設置短信報警提醒的號碼等;
3、 手機網站
在手機瀏覽器中使用系統,功能同B/S主站系統;
4、 安卓手機APP
5、 IOS App
功能同主站相同。
系統結構圖
三、海門區平臺建設要求
海門區建設方案內容,涵蓋海門街道、臨江新區以及其他下轄鎮區,一期總計750個點位,目前已經全部安裝完畢。
1.全屏概覽
全屏展示界面UI可定制,顯示內容可根據需求調整;地圖點位可根據監測狀態以不同顏*分,根據區域內油煙濃度情況,劃分不同熱力區塊,凸顯主要區域,地圖可顯示省控點周邊1km和3km區域范圍。
2.實時監測
3.預警提醒
4. 超標報警派單
5.線上巡檢
6.統計分析
7.商戶信息管理
8.分級監管
9.信息發布功能等
現場安裝圖片
對接區域化現代指揮中心大屏數據展示
我司成功與海門大數據中心對接油煙數據,目前系統正常使用
硬件詳細指標參數
飲食業油煙濃度在線監控儀技術要求
|
序號
|
指標項
|
技術要求
|
1
|
設計標準
|
GB18483-2001 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
HJ/T212-2017《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
HJ477-2009《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數據采集傳輸儀技術要求》
CCAEPI-RG-Y-020《環保產品認證實施規則飲食業油煙濃度在線監控系統》
DB 11/1488-2018《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
2
|
油煙量程
|
▲0~10mg/m3 (需提供中環協頒發CCEP認證證書證明)
|
3
|
零點漂移
|
1h零點漂移不超過±0.15mg/m3(需提供省或直轄市級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頒發的檢測報告證明)
|
4
|
準確度
|
與參比方法測定結果平均值的相對誤差應不超過±8%(需提供省或直轄市級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頒發的檢測報告證明)
|
5
|
線性誤差
|
▲≤6%(需提供省或直轄市級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頒發的檢測報告證明)
|
6
|
響應時間
|
≤1S
|
7
|
示值誤差
|
不超過±10%(需提供省或直轄市級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頒發的測試證書證明)
|
8
|
重復性
|
▲≤1%(需提供省或直轄市級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頒發的測試證書證明)
|
9
|
相關系數
|
≥0.998
|
10
|
遠程傳輸
|
▲終端主機內置4G通訊功能,具有連續、及時、可靠地進行數據傳輸能力,具備實時數據發送、狀態信息發送等功能,可連接至3路服務器進行數據傳輸。(需提供監控儀顯示屏截圖及說明書證明)
|
11
|
無線協議
|
HJ 212-2017《污染源在線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
|
12
|
遠程升級
|
★監控儀程序支持遠程升級,無需人工到現場,便于維護(需提供遠程升級界面及說明書證明)
|
13
|
遠程設置
|
★控制支持遠程設置聯網參數,可設置連接的服務器IP和端口號、設備標識MN、數據上傳間隔、心跳間隔、等參數,無需人工到現場,便于維護(需提供遠程設置界面及說明書證明)
|
14
|
開關量輸入
|
▲4路開關量輸入接口,可用于檢測2路煙道的風機和凈化器的開關狀態(需提供監控儀實物圖標明及說明書證明)
|
15
|
開關量輸出
|
2路開關量輸出,可用于控制強制打開風機或凈化器(需提供監控儀實物圖標明及說明書證明)
|
16
|
模擬量輸入
|
▲不低于4路交流電流輸入,可用于測量風機和凈化器的運行電流,另帶有4路0-20mA模擬量輸入功能,可用于接入其他傳感器(需提供監控儀實物圖標明及說明書證明)
|
17
|
數字接口
|
▲不低于4路RS485接口,可擴展接入485型傳感器(需提供監控儀實物圖標明及說明書證明)
|
18
|
觸摸屏
|
帶有4.3寸或7寸觸摸顯示屏,可實時顯示油煙濃度、顆粒物濃度和非甲烷總烴濃度、風機及凈化器開關狀態和運行電流、油煙傳感器的連接狀態、當前日期和時間以及聯網狀態等;
|
19
|
歷史數據查詢
|
可實現歷史數據査詢統計,通過選擇日期、時段進行査詢,至少可存儲查詢1年的油煙、顆粒物、非甲烷總烴歷史數據
|
20
|
多探頭
|
▲監控儀可接入不低于2路油煙探頭,監控儀主板可為2路油煙探頭提供2路DC9-12V工作電源(需提供監控儀實物圖標明及說明書證明)
|
21
|
斷電復位
|
停電復位后,儀器能自動恢復到工作狀態
|
22
|
斷點續傳
|
支持連接斷開恢復后的數據續傳功能
|
23
|
數據導出
|
▲支持U盤導出歷史數據,導出excel格式(需提供監控儀實物圖標明及說明書證明)
|
24
|
狀態指示
|
具有電源、工作指示燈
|
25
|
電磁兼容
|
▲靜電放電抗擾度四級、快速瞬變脈沖群四級以及浪涌抗擾度四級
|
26
|
功耗
|
<10W
|
27
|
供電范圍
|
AC85~265V,50/60Hz
|
28
|
防護等級
|
IP65
|
29
|
溫度范圍
|
-20℃ ~ +55℃
|
30
|
通信鏈路
|
全網通模塊,支持GPRS/3G/4G數據上傳
|
31
|
主機開門檢測
|
▲主機帶有機械鎖,防止被隨意的打開,并可選配主機箱開門檢測,實時檢測監控儀運行情況(需提供監控儀實物圖標明及說明書證明)
|
32
|
備用電池供電
|
▲主機可選配備用電池,支持不小于6小時供電(需提供監控儀實物圖標明及說明書證明)
|
33
|
外殼
|
監控儀主機外殼采用碳鋼材質,保證長期使用
|
油煙探頭技術要求
|
1
|
油煙檢測原理
|
★激光散射原理,連續采集并計算單位體積內空氣中不同粒徑的油煙濃度分布,進而換算成質量濃度(需提供監控儀實物圖標明及說明書及傳感器說明書證明)
|
2
|
激光源
|
采用激光作為光源
|
3
|
采樣方式
|
★需采用抽氣的方式采樣測量,均勻的采樣油煙,保證測量穩定性(需提供監控儀實物圖標明及說明書證明)
|
4
|
溫濕度測量
|
▲溫濕度傳感器置于煙道中測量油煙氣的溫濕度,溫濕度傳感器通過插拔的方式插接在探頭主板上,便于更換維護;溫度測量范圍:-40~125°C,濕度測量范圍:0~100%(需提供監控儀實物圖標明及說明書證明)
|
5
|
防破壞處理
|
監控儀主機可判斷探頭失聯等情況產生報警,并上報狀態
|
6
|
通訊接口
|
RS485接口
|
7
|
通訊協議
|
Modbus-RTU協議
|
8
|
工作電源
|
DC12V
|
9
|
功耗
|
<2W
|
10
|
防護等級
|
IP65
|
11
|
預處理
|
▲在油煙采樣口具有可拆卸金屬過濾網來去除油煙中大的懸浮物,對氣道及傳感器進行保護,延長傳感器的使用壽命和探頭的維護周期(需提供監控儀實物圖標明及說明書證明)
|
12
|
維護周期
|
4300小時以上
|
13
|
安裝方式
|
壁掛安裝
|
14
|
材質
|
▲探頭伸入煙道的油煙采樣管采用金屬鋁材質,并可從油煙探頭上拆下,方便進行清洗維護(需提供監控儀實物圖標明及說明書證明)
|
15
|
探頭適應性
|
▲探頭上的油煙采樣管支持10厘米、20厘米、30厘米、40厘米等長度,適應不同尺寸的煙道(需提供監控儀實物圖標明及說明書證明)
|
相關地方文件出臺
《海門區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工作方案》
參考文獻
[1] 《安科瑞油煙監測系統說明書2.0.0》
[2] 《飲食業排放標準2001版本》